一等奖教学设计中班音乐律动《五虾闹鲇》
设计意图
“五虾闹鲇”是荆州的一种民间彩灯舞蹈,流传于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五虾闹鲇”表演时,锣鼓喧天,虾子满场欢蹦乱跳,鲇鱼在群虾中遨游腾跃,非常热闹。“虾子灯”由两人舞动,“鲇鱼灯” 由一人舞动,五虾一鲇共 11 人表演,极具浓郁的水乡气息和荆楚地方特色。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荆楚艺术特色,我结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设计了一节音乐游戏“五虾闹鲇”,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孩子们对家乡民俗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表演,了解“虾子灯”、“鲇鱼灯”的动作特色,感受民俗艺术的魅力。
2、在尝试模仿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民俗艺术的特色,并能大胆表现。
3、萌发对民俗表演喜爱之情和作为荆州人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学会“虾子灯” :“顶花”、“边花”、“转花”;“鲇鱼灯”: “跃”、
“游”、“摆”。的基本特色动作。在尝试模仿表演的过程中,能大胆表现展示鱼虾友好嬉戏、追逐逗闹的情景,反映了人们普天同庆,众生和谐共处的追求。
活动准备
《五虾闹鲇》音乐及视频、虾子灯 5 个、鲇鱼灯 1 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情景。
1、说说常见的水里的动物有哪些?
2、播放视频,观察鲇鱼和虾在水里的动作,并尝试模仿它们在水里的动作。
二、欣赏舞蹈《五虾闹鲇》,了解动作特色,感受民俗艺术的魅力。
1、观看视频,了解《五虾闹鲇》的由来和角色表演特点。
2、再次欣赏舞蹈,感受“虾子灯”、“鲇鱼灯”嬉戏的表演特点。
三、请出助教现场表演《五虾闹鲇》的动作片段,探索“鲇鱼灯”、“虾子灯”的动作特点。
“虾子灯”特色动作:“顶花”、“边花”、 “转花”。
“鲇鱼灯”特色动作:“跃”、“游”、“摆”。
四、尝试模仿《五虾闹鲇》舞蹈片段,体验表演的乐趣和成功感。1、幼儿分角色学习表演。
2、分组欣赏幼儿表演,请助教点评。
活动总结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文化遗产,体会民间艺术文化,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在让幼儿了解家乡特色文化的同时丰富了课外生活,还能增进他们对家
乡挚诚热爱,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