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健康《肚子里的闹钟》教学设计
今日分享《肚子里的闹钟》适用于大班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该活动主要让幼儿初步认识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知道保护肠胃的健康。具体教案如下,欢迎大家阅读完整教案。365课件网长期更新幼教资源,提供大量精美优秀公开课ppt下载,包括公开课比赛多媒体ppt、节日ppt素材、幼儿国五大领域PPT课件等,让您工作更轻松,欢迎收藏我们!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饮食生物钟及食物在人体能消化吸收的过程。
2.能用科学的饮食习惯来保护肠胃的健康。
3.喜爱各种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饮食生物钟及食物在人体能消化吸收的过程。
活动难点:
能用科学的饮食习惯来保护肠胃的健康。
二、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谷类、食物图片若干。
2.一个肚子上有闹钟的熊宝宝长毛绒玩具。
3.视频:《肚子里的小闹钟》。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故事表演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闹钟,表演《熊宝宝的一天生活》。
教师:早上闹钟响了,熊宝宝起床了,吃完早饭了,去上学了。中午闹钟响了,熊宝宝肚子饿了吃完午饭,睡完午觉,去操场上踢球玩游戏;晚上的时间到了,熊宝宝肚子饿了,回家吃完晚饭,吃完晚饭看一会电视熊宝宝就瞌睡了,该睡觉了,熊宝宝一天的生活充实而美好。
(三)观看视频《肚子里的小闹钟》,进一步初步理解人体饮食生物钟含义。
1.观看完视频前半部分,教师进行提问:你知道熊宝宝几点吃早餐、午餐和晚餐吗?为什么熊宝宝要定时间睡觉、按时吃饭?
2.分组讨论,选派个别幼儿进行交流。
3.播放视频帮助幼儿理解肚子饿了为什么会咕咕叫?
4.教师小结。
(四)播放视频引导幼儿理解食物消化的过程。
(五)了解不科学饮食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讨论:如果我们不按饮食生物钟规律科学饮食会怎么样?
(六)讨论:科学饮食的方法。
1.分组竞赛,看看那组方法多。
2.教师引导幼儿梳理正确方法。
3.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养成按时、按需科学进餐的好习惯,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健康成长,相反就会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
(六)延伸活动:
情景游戏:《自助配餐师》
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各种食物、水果、谷类图片进行科学配餐,运用合理时间模仿进餐游戏。
《肚子里的闹钟》活动反思
生活中,经常听到家长们反应,自己的宝宝在家里老是乱吃零食,都不好好吃饭,没有了营养,连抵抗力都下降了,父母都非常着急。针对孩子们挑食、偏食,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方面的问题,结合绘本故事《肚子里的闹钟》,教师设计了这节大班健康活动《肚子里的闹钟》。活动告诉孩子们应该知道要定时吃饭、定时睡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以小熊宝宝这一可爱形象导入活动,孩子们觉得很有意思,都能够集中注意力,孩子们了解了人一日三餐的时间节点,知道了要按时进餐,合理饮食。肚子饿了“咕咕”叫,这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现象,通过微视频形象直观的介绍,把食物消化的过程展现给孩子,使健康知识浅显易懂。活动中还听到下面有孩子轻声地和自己边上的小朋友说:“我要按时吃饭,不乱吃零食,吃饭才能长高。”可见小朋友们正在通过反面对比,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我觉得让孩子们自己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远远比老师声嘶力竭地说:“不能...”要好上千倍。在活动后,孩子们对投放在区域中的《人体消化器官图》也十分感兴趣,常常对照自己的身体部位指指点点。总之,本届活动恰当的运用微课视频,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表现出来,使幼儿易于接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