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对3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序。  2、通过细心观察,能发现颜色、形状、数量等间隔排序的规律。  3、学习与同伴互相检查的方法,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1、教具:森林..
活动目的: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稻田背景图一张,木珠做成..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背景分析:  1、活动价值:  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来看,直观的物质世界的万物,都是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每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和物质的直观的实体世界发生了接触,同..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厚薄、高矮、粗细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  2、发展幼儿思维的可逆性、传递性和双重性。  3、培养幼儿爱动脑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7张厚薄不同的图书图片;7张高矮..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合,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记录结果。  2、在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在观察中发现两部分数之间的增1减1的关系。  3、会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操作..
【设计意图】  认识单、双数是大班幼儿数学教学内容之一,同时由于该年龄段幼儿生活内容不断丰富,经常会在生活中遇到单、双数的问题。如排单队或双队;一顶帽子,一双鞋;双数的小朋友做什么,单数的小朋友做什么..
活动目标:  1、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  2、积极动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操作卡每人一套;  3、小老鼠分披萨玩具卡每人一份。 ..
设计意图:  “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是新《纲要》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要求。统计作为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是分类、记数、比较多种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清晰直观的比较出多组..
活动目标:1.学习4的减法,继续感知三幅图之间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走了”、“还剩”的实际意义,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3.独立将三幅图连起来,表达其中的含义。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
设计背景在进行数学教育时,进行分类、排序、对立等学习,有助发展幼儿的思维。分类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进行分组。幼儿可以学习按物体的某一个(或两个)外部特征(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按物体的特征进行..
活动设计背景按特定规律排序其实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但这些知识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因此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爱好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此课教学中设计了大..
设计意图:孩子们进入大班下学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将我们的学习内容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
活动目标:1.认识七巧板,初步了解七巧板的拼搭规则。2.借助课件,尝试以多种方式用七巧板拼搭相关图案,感受七巧板的有趣。3.提高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
编写教案是幼师们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一份好的教案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写出一份优质的教案?金牌幼教网致力于收集、整理全国各类优秀教案,相信您一定会受益不少。在汪汪队游戏情境中,尝试从不同方向感知..
活动目标:1、学习5的分解和合成,知道5可以分为两个数,两个数合起来仍是5。2、初步体验总数与分出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3、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并正确表达。活动重点:掌握5的分合。活动难点:体会总..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联想》巩固对已经学过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认识,在了解这几种图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进行图形的组合拼搭。幼师上课学习培训,就找金牌幼教网,是一家专..
大班数学《认识左右》正确判断左右,游戏《手指点点》,鼓励孩子听口令,用手找到“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部位。初步感知“左右”方位和我们身体的关系。本课暂无配套资料。更多幼儿园幼师上课视频,名师课程,..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