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艺术活动《多彩民族风》社会教案
怎样让备课更轻松,让课堂更有气氛,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老师的爱心,这是每个幼师的心声,一份优质的教案起着重要的一环节。在教育的路上金牌幼教网陪您一同成长和学习!活动中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初步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的风俗习惯。能够通过衣食住行四方面辨认不同的少数民族。激发幼儿热爱祖国,团结少数民族的情感。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我发现许多幼儿的服饰,或饰物上都带有民族风,幼儿都很喜欢色彩鲜艳,很有特色的民族服饰,但当我问起幼儿知道什么少数民族时,大部分幼儿回答不上来。《指南》中指出:“5-6岁的幼儿应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因此适当的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的风俗和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培养幼儿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并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少数民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团结少数民族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初步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2.能够通过衣食住行四方面辨认不同的少数民族。
3.激发幼儿热爱祖国,团结少数民族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难点:能够通过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四方面辨认不同的少数民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幼儿了解自己的民族。
物质准备
PPT课件、视频、民族娃娃、民族头饰、《爱我中华》、《小巴郎》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一)观看《爱我中华》舞蹈视频。
提问:1.在视频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各种民族服饰、歌中唱到56个民族)
2.你是什么民族?(汉族、回族等)
(二)播放PPT,展示汉族人的衣、食、住、行,介绍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二、基本过程
(一)教师扮成导游,做游戏带领幼儿前往第一站新疆,认识维吾尔族。
1.播放PPT,介绍维吾尔族的衣、食、住、行。
提问:维吾尔族人穿什么衣服?(戴小帽,女穿长裙,男穿对襟长袍)
维吾尔族人有什么特色饮食?(羊肉串、馕、哈密瓜、葡萄)
维族人住什么房子?(泥土筑成,方形平顶房屋,窗户小)
维族人靠什么出行?(马和毛驴)
2.播放维族民歌《小巴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跳新疆舞蹈。
(二)前往下一站内蒙古,认识蒙古族。
1.播放PPT,介绍蒙古族衣、食、住、行。
提问:蒙古族穿什么衣服?(戴头巾,斜襟长袍、扎腰带、穿靴子)
蒙古族吃什么?(手把肉,马奶酒,奶茶)
蒙古族住哪里?(蒙古包)
蒙古族靠什么出行?(马,骆驼)
2.教师出示马鞭,播放蒙古族民乐,带领幼儿学跳蒙古族舞步。
(三)前往最后一站:民族博物馆。
1.教师出示娃娃和汉族、维族、蒙古族的特色服饰和头饰,请幼儿为他们搭配并装扮。
2.PPT展示傣族、朝鲜族、彝族的服饰,为幼儿介绍特色民族服饰。
三、结束部分
(一)PPT展示表格,分别总结汉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衣食住行,为幼儿进行知识梳理。
(二)教师总结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今天介绍的叫做少数民族,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
(三)教师出示各种民族头饰,服饰,给幼儿装扮,播放《爱我中华》,分组上台展示,幼儿自由舞蹈。
四、活动延伸:将民族头饰、服饰投放到角色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进行装扮。
活动总结
一、目标的制定和内容的选择
大班的大部分幼儿已经知道自己是什么民族,并对于中国有多个少数民族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对于有哪些少数民族还是有些模糊,因此本次活动我从衣、食、住、行这四个具体方面向幼儿重点介绍了两个少数民族,条理清楚,逻辑清晰的让幼儿对这两个少数民族有了更为形象的认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因此本次活动通过旅行的游戏作为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带领幼儿又唱又跳,采用多种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少数民族风情。
二、材料投放和环境创设
我准备了民族娃娃、民族头饰和服饰投放到角色区,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活动中通过观看视频,播放少数民族音乐,为幼儿营造了氛围浓厚的环境,让幼儿愿意展示自己,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三、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的制定和内容的选择符合《纲要》,《指南》的要求,活动连贯流畅,幼儿活动兴趣浓厚,目标的完成度较高,幼儿能准确地分辨少数民族,由于维族和蒙古族人都是北方少数民族,都骑马,在出行上区别不是很大,导致活动中幼儿对这一方面有些混淆。
改进措施:下次介绍应选择南北方差异较大的少数民族,能让幼儿更清楚的区分。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