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教学设计《小猴运西瓜》
设计意图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并且得以发挥并发展自己,就应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借助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去解决、战胜困难。而今我们面对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 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合作能力缺失”是他们的通病幼儿的合作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因此游戏“小猴运西瓜”让孩子们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来感受合作的乐趣,懂得合作才能更好完成任务的道理。
活动目标
1、感受合作乐趣,乐于与同伴合作游戏。
2、初步学习一些简单与人合作的方法。
3、懂得合作才能更好完成任务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在装、运西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感受合作乐趣。
难点: 体验与人合作的方法:共同讨论商量,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协调活动。
活动准备
小猴胸饰每人一个;西瓜球每组 7 个;没有底的口袋 5 个;没有底和提手的口袋 5
个;背景音乐一段;ppt 课件;箱子共 10 个。
活动过程
一、情景游戏:小猴运瓜,引起幼儿合作兴趣。
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向幼儿提出“运西瓜”要求,请幼儿“三只小猴”为一家,鼓励幼儿自然分组,并想一想三人怎样将西瓜运走。
二、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将 7 个“西瓜”一次装在袋子里运走。(本环节是活动重点)
重点问题:你们组是怎样做的?你做了什么? 指导策略:
A 教师强调规则:将 7 个“西瓜”一次装在袋子里运走。B 观察幼儿操作中的合作表现,教师对有困难组给予指导。
C 开展讨论,帮助幼儿归纳合作经验。预想策略:
① 三组都成功。请每组幼儿表述三个人是怎样做的。教师在幼儿的表述中提取成功的经验,如: 一人要撑开口袋、一人捏住袋底,一人装球,三人共同抬着装球的袋子前进……
② 有成功有失败。
a.成功组说做法。
b.失败组讨论:遇到什么问题?(幼儿之间相互指责、时间不够、忙乱……)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③ 三组都失败。讨论同上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操作,感受共同完成任务的快乐。重点要求:在一段音乐后,完成任务。
指导策略:请完成任务组,说说是怎样完成任务的?重点利用课件帮助幼儿梳理合作经验:商量、分工、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四、提出挑战:幼儿第三次尝试操作。
重点问题:这次的袋子又变化了,你们这么快、这么好的完成了任务,你们是怎样合作完成任务的?
指导策略:
A 运用刚才讨论中得到的经验,小组再次进行协商、分工。
B 教师认真观察,将幼儿操作中分工、配合表现出的合作行为记录在心。
C 再次讨论。鼓励肯定幼儿的合作行为,体验合作完成一件事情的快乐。
D 教师帮助幼儿提升合作经验:当大家一起做一件事情时,千万不能着急,要先和互相商量一下怎样做,每个人都干些什么,要分好工,配合好,这样才能让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活动总结
活动中教师首先运用情景游戏法导入主题“小猴运瓜”使幼儿对合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了一定的具象认识,然后又运用活灵活现的电脑多媒体课件和层层递进地提问帮助幼儿快速的梳理合作经验:商量、分工、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幼儿欣赏并理解课件之后已将自己完全融入游戏情境之中,这样教师便顺水推舟地过渡到游戏环节,让幼儿提升合作经验, 这时幼儿便说出了分好工,配合好,这样才能让事情做得又快又好,突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最后运用了探究讨论法使幼儿真正地理解了合作的内涵,轻松的突破了难点。
总之,《小猴运瓜》这一社会性活动,教师通过幼儿想想、听听、看看、玩玩、说说、画画等多通道参与让幼儿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体验合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