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我是环保小卫士》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随着垃圾分类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孩子们从乱扔垃圾到能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直到现在要进行垃圾分类,孩子们在垃圾分类这方面还比较迷茫, 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从而引导幼儿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会分辨垃圾的
种类,并尝试垃圾分类,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会分辨垃圾的种类,并尝试垃圾分类;
2、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培养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认识垃圾分类标志,会辨别垃圾的种类,并尝试垃圾分类。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ppt、环卫工人服装、四个分类垃圾箱、四类实物垃圾、四类纸质贴图垃圾箱(分类)、植物贴纸若干。
学具准备:不同种类垃圾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角色扮演导入主题
1、(实物垃圾布置场景,教师扮演环卫工人)
教:“哎呀!是谁又乱扔垃圾呀?把我们的环境变得这么脏!”(初次分类:有的幼儿会将垃圾扔进垃圾桶。)
2、教:“谢谢小鹏友们把我们的环境变干净了。”
3、教:“你们知道吗?每天我们的家里都会产生许多许多的垃圾,主要有废纸类(纸、卫生纸、纸箱)、塑料类(瓶子)、金属类(废铁)、玻璃类(玻璃酒瓶)、剩饭、骨头、有害垃圾(电池)等等……”
4、教:“这么多的垃圾你们平时是怎么处理的呢?”(“扔进垃圾桶里”“分类扔进垃圾桶里”)
(二)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1、教:“我就听说中十一班小朋友最棒了!不分类大量的土地会被垃圾占领,水和空气都会受到污染,地球会变成一个垃圾场,如果能被我们很好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哦!那我们快去看一看垃圾是怎么分类的呢?”
2、出示 ppt 引导幼儿观看 ppt 了解垃圾分类的标志。
3、教:“我的垃圾站一共分了几类呢?他们分别是什么颜色呢?”
(蓝→可回收垃圾、绿→厨余垃圾、红→有害垃圾、黑→其他垃圾)
(三)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意义和垃圾的种类
1、教:“你们觉得可回收垃圾是什么意思呢?”
—教:“你们说的真好,但是有一点点不完整,我们来请教一下你们的王老师吧!”→播放视频小结“可回收垃圾”的意义和种类。
2、教:“什么是厨余垃圾呢?”
—教:“有请王老师帮我们小结一下吧!”
→播放 ppt 视频小结“厨余垃圾”的意义和种类。
1、教:“什么是有害垃圾呢?”
—教:“说得真好,我们来看一看有害垃圾有哪些?”
→播放 ppt 视频小结“有害垃圾”的意义和种类。2、教:“最后一个其他垃圾是什么呀?”
—教:“我们一起来问问你们的王老师吧!”
—引导幼儿互动说:“王老师其他垃圾是什么呀?(有哪些呀?)”
→播放 ppt 视频小结“其他垃圾”的意义和种类。
(四)引导幼儿进行垃圾分类
1、教师示范垃圾分类
教:“原来垃圾们也有自己的家呀!那我们刚才扔的垃圾他们都回自己家了么?我们来看一看。”(取出活动最开始的垃圾引导幼儿再次分类)
2、教:“呀!是谁给我们椅子旁边扔了垃圾?那么请我们的环保小卫士们帮我们把教室打扫干净吧!但是呀,你得想一想你捡到的是什么种类的垃圾? 应该把它送进哪个垃圾桶里呢?”
3、引导幼儿将垃圾卡片分类送进“四个纸质贴图垃圾桶里”。
4、教师带领幼儿检查、纠错。
(五)活动结束
小结:谢谢中十一班的环保小卫士们帮助我把我们的环境变干净了,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枚环保勋章。
在生活中有些地方只有两个垃圾桶,我们则可以把可回收的放在一起,“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这些不可回收的放在一起哦!让我们把他们送去“垃圾处理中心”吧!
活动总结
在活动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教师视频帮助讲解和图标巩固的形式设计了这节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积极的帮助“环卫工人” 将所有的垃圾都分类扔进了垃圾桶里面。这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大部分幼儿都已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本领,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少部分的幼儿仍会对垃圾分类进行混淆为此,在课后的延伸活动中和环境布置中要加强垃圾
分类的模块,增强垃圾分类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