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活动计划《白鹅和狐狸》
幼师教案《白鹅和狐狸》是一篇小班语言领域优秀范文本文包含: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平帮助幼儿发准带e、g、h音的字。本站长期更新幼儿园教研面试公开课教案,教学课件,教育随笔,各类计划总结等,希望对老师有帮助!
【活动目标】
1、幼儿愿意并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
2、幼儿能清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能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平。
3、帮助幼儿发准带e、g、h音的字。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狐狸头饰1个,鹅的头饰10个(1个大的,9个小的)。
2、在教室的中间画好一条线,作为河界。
3、白鹅和狐狸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并指着图片朗诵儿歌,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接着,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会游戏儿歌。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东边有什么?西边有什么?
鹅儿在干什么?
谁跑过来了?鹅儿怎样了?
着重帮助幼儿发准鹅、河、歌等相似着,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接着,教师可带领幼儿念儿歌23遍。然后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玩一个‘白鹅和狐狸’的游戏,我们一起玩好吗?
二、向幼儿简单地介绍游戏的玩法和动作。
1、小白鹅在河边,边念儿歌边做鹅的动作。
2、儿歌念完后,小白鹅才能跳下河,同时狐狸才能跑出来抓鹅。若小白鹅被抓住,可停止游戏一次,也可与狐狸对换角色。
三、戴上头饰扮鹅妈妈,请另一教师扮狐狸与部分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引导幼儿运用对话的形式,选出10个小白鹅进行游戏。可以这样提示幼儿:
谁想当小白鹅呢?想当小白鹅的小朋友必须告诉鹅妈妈我是小白鹅,我会水里游,这样他才能成为白鹅妈妈的小宝宝呢!
游戏开始时,被请到的幼儿分别站起来说:我是小白鹅,我会水里游。讲对了,教师给他戴上头饰说:对,对,你是我的小白鹅。如果发音不对,教师及时纠正。
接着,全体幼儿念儿歌,扮小白鹅的小朋友沿着河边,边做鹅的动作,边念儿歌。在念到一只狐狸跑过来时,狐狸从座位上站起来。儿歌念完后,小白鹅急忙往河里跳,狐狸迅速去抓尚未跑进河里的小白鹅。
这个游戏可请两批
幼儿上来玩,共进行两遍,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四、分别请两名较能干的幼儿扮鹅妈妈和狐狸,让幼儿独立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前,教师再提醒幼儿念完儿歌后,鹅才能跳下河,狐狸才能跑出来抓小白鹅。
游戏结束后,再换一批幼儿扮狐狸和小白鹅,继续进行游戏活动。
附游戏儿歌:白鹅和狐狸
东边一条河,
西边一群鹅。
鹅儿,鹅儿,唱着歌,
一只狐狸跑过来。
鹅儿,鹅儿,跳下河。
小百科:白鹅学名大天鹅,又名天鹅、咳声天鹅、白天鹅、黄嘴天鹅和鹄, 体长120-160厘米,翼展218-243厘米,遍体雪白,嘴黑,嘴基两侧黄斑沿嘴缘向前伸于鼻孔之下,颈修长,在水面上经常直伸,虹膜暗褐色,跗蹠、蹼、爪均黑色,幼鸟身上是灰棕色羽毛,嘴呈暗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