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冬(由来、饮食习俗及穿衣法则)
立冬节气吃什么?立冬节气,我国南北方习俗不一样,北方吃饺子而南方吃肉。下面就详细为您介绍立冬节气吃什么。
立冬的含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因此,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确切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是反映季节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侯:初候,水始冻;二候,地始冻;三侯,雉入大水为蜃。蜃,蚌属。意思为立冬之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算太冷。
北方立冬吃什么
饺子
在北方总认为“好吃不过饺子”,人们认为饺子是最好吃的,而且饺子也是北方的特色。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还有一段渊源呢,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而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所以在“交”子之时就要吃饺子把交子的含义放在里面。因此,在北方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更多的人是习惯在家里自己包饺子吃。
立冬吃饺子馅料有讲究。因为目前天气总体干冷,大部分朋友可以选用牛羊肉这类温补驱寒的食材做饺子馅。如果您担心补过头,可以适当放些萝卜、芹菜或木耳等清淡去燥的食材来进行营养均衡。
附包饺子教案:
活动目标:
1.元旦节开展“包饺子”亲子活动,激发幼儿的亲自动手兴趣,培养幼儿亲自动手的意识。以此来教育影响幼儿,使幼儿养成亲自动手的好习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机会。通过“包饺子”亲子活动,培养幼儿与父母或同伴共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通知家长来园参加亲子活动。
2、准备“包饺子”游戏需要的材料(肉馅、饺子皮,相应的锅、碗、盆、汤匙、若干方桌、一次性桌布等)。
活动过程:
1、各班搜集各种有关的元旦节图片在活动室内展示。
2、各班搜集各种有关的元旦节音乐、视屏在活动室内播放。
3、各班搜集适合本班幼儿的关于元旦节为主题的儿歌、故事、歌曲。
4、班主任交代活动规则,家长和孩子合作进行。
5、以班集体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地点内,老师引导,家长和幼儿合作完成。
6与家长交流发言:
①.家长与孩子们在快乐而繁忙的包饺子过程中,家长们都能认真指引孩子一些技能,并不时地与其他家长沟通,获得经验,让孩子们能投入、专注,如何“包”起饺子。
②.通过包饺子的活动弘扬了传统节日文化,营造了节日氛围,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动手带来的快乐,体验和爸爸妈妈一起包饺子的乐趣.
包饺子手指游戏:
小手摊开,咱们来包饺子吧(伸出左手手掌)。
擀擀皮(右手在左手上做擀皮状)。
和了和了(右手手指立起在左手手掌上做和馅的动作,就象手指在抓挠)。
包个小饺子(说一个字,用右手食指依次点着左手的手指)。
香喷喷的饺子给谁吃(用右手把左手指包起来,盖住,问孩子)。
给我吃(就把饺子递到嘴边)。
南方立冬吃什么
肉类
在南方的很多城市,立冬要吃的是鸡鸭鱼肉,因为天气逐渐的寒冷,人们需要补充更多的能量,而肉类是富含蛋白质的,所以认为吃肉是最好的选择。中医认为,立冬进补适宜食用具有暖性的肉食,如狗肉、牛肉、鸡肉、羊肉、虾等。
还有些城市讲究的立冬要吃羊肉,羊肉属于暖性食物,富含蛋白质,但是脂肪缺少,是人们补充能量最好的肉类,所以,在立冬这一天吃羊肉,可以驱寒气,暖手脚,补血气,可以一个冬天都可以手脚暖和,避免冬季冻伤手脚。
宝宝立冬怎么穿
穿衣法则
节气已至立冬,天气也渐寒冷。许多家长在为该给孩子穿多少衣物而困惑:穿少怕感冒了,穿多怕裹住手脚影响活动。如何分辨宝宝穿衣多还是少,怎样让宝宝穿得既保暖舒适,又方便玩乐?幼儿园老师指出了不少父母在孩子冬日穿衣上的误区,分享穿衣法则!
误区1:幼儿园不开暖气,穿多点没关系
不少家长认为宝宝在家里能够开暖气得到最周全的照顾,幼儿园不开暖气,穿多点没关系,结果孩子到了幼儿园活动起来非常不便,宝宝就像机械人一样,手脚不能灵活弯曲。而且在幼儿园午睡的时候到底该怎么脱,往往让老师发愁:少脱几件吧,孩子睡得满身大汗,更容易感冒;多脱几件吧,午睡起来要花很长时间把衣服全部穿回去,而且穿衣时也容易着凉。
穿衣法则:羊毛毛衣加羽绒外套,马甲是必备单品
最好给宝宝穿一件保暖性好的羊毛毛衣,外面穿一件棉袄或羽绒外套。幼儿园老师通常还会要求妈妈给宝宝准备一件棉质或羽绒的小马甲,这样,宝宝到户外玩的时候可以穿上,既保暖也便于运动;在室内的时候,玩热了,宝宝自己也可以脱下来。穿脱方便又保暖的马甲,是宝宝冬季必备单品。
误区2:牛仔裤作为外裤,即时尚又美观
不少家长喜欢给孩子穿牛仔裤,认为既时尚又美观。但是在寒冷的冬天,最好不要给孩子们穿牛仔裤。一方面是因为牛仔裤质感很硬,冬天里面再穿别的裤子,两条小腿就很难弯了,这样不利于孩子活动。另一方面,牛仔裤很紧,这是最大的弊端!每天老师在孩子上完厕所或者午睡起床后塞裤子,又紧又窄又没弹性的牛仔裤常常让老师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连老师都拉不上的裤子,更不用说让宝宝自己动手了。
穿衣法则:选宽松的裤子作为外裤
建议选宽松的裤子作为外裤,面料柔软的棉裤又柔软又温暖,是冬天最好的选择,而且很多棉裤的裤腰都采用宽橡筋,松紧幅度很大。
误区3:紧身厚裤代替羊毛裤,更保暖
很多父母冬天喜欢用那种紧身的厚裤袜代替羊毛裤,以为紧身的保暖性更好,其实紧身的裤袜对孩子来说是很难穿脱的。宝宝在幼儿园上完厕所很容易拉不上裤子,特别是女孩子很容易因为裤袜太紧,裤子拉不下去,结果小便时把裤子弄湿,这种现象时有发生。
穿衣法则:棉裤/绒里夹裤加秋裤
一条棉裤或者绒里夹裤,再加一条秋裤就够了;如果冷空气来了,可以在棉裤里塞一条宽松的羊毛裤,就足够了。
误区4:给宝宝戴口罩,可以御寒防病
不少爸妈习惯在出门前给宝宝戴上口罩,认为这样可以御寒防病,尤其是冬春季节、风雪天等气温变化比较大的时期,宝宝戴口罩可以减少与冷空气的接触。穿衣法则:不戴口罩比较好
寒冷天气如果经常给孩子戴口罩,会让宝宝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对冷空气的处理功能会被人为削弱,稍微受寒,反而容易感冒。实际上,冷空气经过人体一系列腔道的预热和升温,已接近人体体温,所以没有必要一出门就给宝宝戴口罩。
误区5:书包里常备替换衣裤,袜子没必要
很多爸妈习惯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在书包里放一套换的衣服裤子,却没有备一双袜子。其实好动宝宝在冬天也是很容易出汗,如果双脚出汗没有及时更换袜子,宝宝很容易着凉,也容易生冻疮。
穿衣法则:多备一双袜子及时更换
脚部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宝贝的双脚保持温暖,才能保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妈妈不妨给宝宝多准备一双袜子,让老师帮宝宝及时更换。实在不行,换鞋垫也可以。在袜子的选择上,建议最好选择纯棉质地的,更容易吸汗,不容易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