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大班美术教案含反思《秋天的收获》
《秋天的收获》适合秋天主题,老师通过语言引导幼儿发现丝瓜缺少东西,请幼儿帮忙画出藤蔓、叶子等身体部位,学会添画。最后孩子们发挥想象,尽可能多的添画出自己发现的植物并大胆跟同伴交流,表达收获的喜悦之情。了解其与收获的植物哪个部位相似,让孩子进行添画。
课程目标
1.能愉快的根据球滚出的形状进行想象,大胆添画秋天的收获。
2.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丰收的喜悦之情。
课程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kt版、画笔、鞋套、围裙、PPT、颜色盘、球、墨汁。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并了解秋天的收获的植物。
课程过程
(一)幼儿在农场里“玩球”。
1. 自由展示如何玩球。(通过让幼儿自由玩球,调动幼儿对玩球的兴趣,并为后续在画板上玩球奠定基础)
师:今天带着我们的球到农场里做游戏吧,想一想球可以怎么玩?
2. 滚上墨汁在画板上玩球。
师:今天球宝宝想穿上酷酷的黑衣服去森林里面玩游戏,怎么穿呢?(幼儿发现墨汁,教师指导幼儿给小球滚上墨汁,穿上黑衣服)
师:小皮球真调皮,穿上酷酷的黑衣服,滚一滚,转一转,拍一拍,玩一玩,这个游戏真有趣。(教师利用儿歌引导幼儿用滚、拍、转等多种玩法玩球,使画面点、线、面相结合)
(二)形状引发联想。
1.截取幼儿玩球出现的墨汁形状,引发幼儿进行联想。
师:秋天农场里丰收啦,瞧都有哪些东西丰收啦?(出示各种丰收的植物,看到长长的线条,你觉得会是什么躲在里面呢?它可能是植物身上的哪个部分呢?(启发幼儿联想与其特征有关的植物,比如丝瓜的藤蔓、花生的茎等等,多激发幼儿想象和思维)
师:这个圆圆的形状是什么躲在那里呢?它长在哪里呢?(除了说出植物,找出类似植物身体的哪个部分,还结合生活经验拓展幼儿思维)
2. 师幼围着画板,根据形状进行创作前添画技能的引导。
师:丰收的植物都藏在我们玩球的农场里?它们去哪里了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带着孩子观察,寻找,引导幼儿根据形状发挥想象)
(1)教师引导孩子边走边观察想象。
(2)幼儿自由结伴去背景板上寻找丰收的植物,并跟同伴和老师交流。
(如:幼儿想象是丝瓜)。让小朋友帮他们画出来,还缺少什么呢?(请幼儿说一说缺少的身体部位如:藤蔓、叶子等,请一位幼儿在大家描述中添画出来,解决添画重难点)
(三)幼儿展开想象,创意作画。
师:现在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把这些丰收的植物找出来吧。(幼儿想换颜色要将笔在海绵上清洗干净再换)
重点:
①播放ppt,各种收获大集合,循环播放。
②引导幼儿发现形状与植物之间的联系,展开联想。
③引导幼儿发现还没有添画的区域进行添画。
④引导幼儿进行合作画画。
(四)师幼围走作品欣赏、点评
师:现在丰收的植物都找到了,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植物。
重点:
①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找出植物。
②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找出了什么植物,长什么样子。
③老师发现有趣的添画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作品的颜色、大小、创意,对添画再次进行解读。
④整体欣赏球的畅想这幅图,幼儿自由结伴相互介绍、畅想,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课程反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本次活动将孩子们最近最感兴趣的“丰收场景”和生活中常见的玩具“球”趣味结合,利用好玩的玩球游戏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游戏和情境中进行添画,找出了丰收的植物,极富有美感又加深了对丰收的理解,增强了幼儿收获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