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幼小衔接教案
编写教案是幼师们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一份好的教案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写出一份优质的教案?金牌幼教网致力于收集、整理全国各类优秀教案,相信您一定会受益不少。引导幼儿交流纸的特点和用途,知道纸经过加工后可以变成其它功能,探索纸的改造方法并学习折叠纸,观察并能用语言描述其前后变化。
活动目标
1.知道纸经过加工后可以变成其它功能。
2.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3.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活动准备:白纸若干、纸的变化图。
活动过程:
1.交流导入
(1)交流纸的特点。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请幼儿说一说,这张纸有什么特点?
小结:纸很薄,很轻,是白色的。
(2)交流纸的用途。
师: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
小结: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写字、画画、做手工……
(3)引发对纸的畅想。
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领?
2.探索
(1) 了解改造纸的方法
师:请你们想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一张白纸?让它变得更漂亮或者有其它用途?
小结:用折叠、染色、刷油…… 这些方法都能把白纸变得更漂亮,更有趣。
(2)师:今天我们就用折叠的方法来尝试改变白纸,看看改变后的白纸会有哪些新的功能
3.探究改变形状后纸的新功能
(1)学习折叠瓦楞形;
(2)比较折叠成瓦楞状纸前后纸的变化;
师:白纸折叠后与原来的白纸相比有什么变化?
小结:白纸折叠这成的这种形状叫瓦楞状,我们叫瓦楞状纸。
4.探索瓦楞状纸的功能和本领。
(1)请幼儿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白纸和瓦楞状,体验手心的感觉,将感受记录在观察记录表内。
(2)放一放:取两本厚一些的书,以间隔一定的距离平放在桌面上,先将一张白纸放在两本书上,接着由轻到重将物体(可以选择身边轻重不同的物体,如回形针、橡皮)放在纸的正中间,看纸能否承受得住以及能承受多重的物体。测完白纸后,再去测瓦楞状纸,看看能承受多少重量,记录在记录在观察记录表内。
摸一摸:领取一杯热水,用白纸贴着杯子感受冷热程度;换用瓦楞状纸,再次感受冷热程度,并对比有什么区别。记录在记录在观察记录表内。
小结:白纸做成瓦楞状纸后变的比白纸受重和隔热效果好些了。
活动延伸:
幼儿在科学区学做幼儿用书p10页的折纸,想想为什么纸会站起来。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