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当代杯"大赛作品《怎样让棋子更多》大班科学教案
编写教案是幼师们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一份好的教案决定了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写出一份优质的教案?金牌幼教网致力于收集、整理全国各类优秀教案,相信您一定会受益不少。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并实验,棋子摆放位置不同,棋子的数量也不同,尝试将纸变形,感受不同形状的纸承受棋子的数量不同,鼓励幼儿在操作、记录、合作中大胆探索、表达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
棋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通过实验感知棋子的数量变化
活动目标
1、大胆猜想并实验,棋子摆放位置不同,棋子的数量也不同。
2、尝试将纸变形,感受不同形状的纸承受棋子的数量不同。
3、在操作、记录、合作中大胆探索、表达自己的发现。
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让幼儿感受不同形状的纸承受棋子的数量是不一样的。
活动准备
A4纸张若干、棋子4盘、(一盘100颗)记录纸张8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刚才小朋友们自己分组坐好了,那么这是红队、黄队、蓝队、绿队。今天的游戏需要团队合作,只有你们小组四个人合作好了才能在游戏中表现的最好!
二、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引发幼儿猜想和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猜想和实验结果。
1、让幼儿观察和认识老师准备的材料(A4纸,棋子,水)
老师提问:小朋友看一看这些材料,你们认识吗?
2、老师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准备和小朋友一起用这三样材料做一个实验,小朋友猜一猜会是什么实验?(让幼儿大胆猜测)
老师总结:我们做的实验就是,把A4纸轻轻放在水盆中,然后把棋子一颗一颗地放在纸上,放一颗数一颗。
3、那老师想知道如果把纸放在水面上,纸上放上棋子,放多少颗棋子纸张会下沉呢?每一组小朋友猜一猜?(发记录纸,把猜测的数字记录下来)
老师:现在一组发一张记录表,小朋友看,我拿红队的做个例子,第一栏记录纸张的形状,第二栏结果记录你们放棋子的数量,把你们刚才猜测的棋子数量先写下来。(每一组选一个记录员,记录棋子的数量)
4、请小朋友试一试吧,提醒每组记录员记得做记录。
5、第一次尝试实验
提醒幼儿注意:放棋子的时候是一颗一颗的摆放,而且放一颗数一颗,要记清楚放到第几颗的时候纸下沉了,记录员要记在记录表上。
6、分享实验结果并验证。
老师提问:你们做的实验和猜测的一样不一样?为什么同样的纸、同样的棋子、同样的水,每队放的棋子数量不一样呢?棋子怎么摆放能放多一些?根据小朋友回答,老师实验。老师总结:通过刚才的试验我们知道,棋子平均摆放均匀,棋子能放的更多。
三、小朋友有没有方法让棋子再摆放的更多一些?(大胆推测后,师提醒比如让纸张变化形状)
1、提醒幼儿即使变化形状我们再放棋子时应该注意什么?(放均衡)让幼儿再次实验记录分析结果。
2、老师总结:同样的纸张,因为变化了形状,它的承载量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比如吃饭用碗而不是用盘,轮船等等)
活动总结
《纲要》中提出,关于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接触体验、表达感受和交流过程中知道探索的乐趣。本次教学先让孩子去探索发现棋子放的位置不同能让纸张沉下去的数量也不同,并且让孩子边数边放棋子,孩子们都小心翼翼的。其次请孩子们挑战难度能不能放入更多的棋子?让孩子探索去体验,老师引导改变纸张形状。通过实验让孩子发现更多的办法。操作过程中及时数数、记录,能够探索更多的方法和玩法。能够在学中玩,玩中学。感受学习的乐趣。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