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秀教案大班律动《大圣归来》公开课教案
《大圣归来》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公开课教案,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小动物的典型特征,本教案包含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准备,完整教案网站阅读,希望对老师有帮助。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节奏快跑、静止,动作协调。
2、能够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小动物的典型特征。
3、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猴王服装一套,小猴子服装每人一套,金箍棒每人一根,ppt课件。
2、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西游记》美猴王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扮演猴王,幼儿扮演小猴子,随着《西游记》序曲的音乐进入教室。
玩游戏“七十二变,变,变,变。”幼儿自由做动作变换。
二、引出主题: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就师父。
(一)、潜入海底救师父。
1、 “猴王”用“火眼金睛”找到师父在大海。
2、幼儿变海洋动物,教师来猜。
3、 师:“除了变小动物,还要听音乐潜入海底。”
(1)、听A段音乐,幼儿来说感觉是什么样的?(高兴、灵活、欢快)
(2)、听A段音乐,变成海洋动物随着音乐快乐的旋律下海游泳。
(3)、再听,引导幼儿注意除了要快乐,游泳时还要做动作。
4、躲避妖怪。
(1)、听B段音乐1遍,提问:“谁来了?”(妖怪。)
(2)、再听B段音乐2遍,提问:1)、“看妖怪是一直追踪我们吗?”答:不是。音乐停下来,妖怪也停下来了。
2)、要怎么摆脱妖怪的追逐呢?
引导幼儿想办法。
教师小结:当妖怪停下来时,我们也要停下来变成石头动物不动,才能不让妖怪发现,躲过妖怪。
(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再听B段音乐(4遍),幼儿随音乐快跑,随音乐停下。
(4)、提醒幼儿不要发出声音。再听B段音乐(2遍),幼儿随音乐快跑,随音乐停下。
5、到达海底。
幼儿随AB段(2遍)音乐连起来做动作,到达海底,师父不见了。
(二)、火焰山灭火救师父。
“猴王”火眼金睛找到师父在火焰山。
1、引导幼儿想办法,变成哪些工具来灭火。水枪等。
随音乐,变灭火的工具来灭火。
结果:火没有灭掉,为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火焰山火太大,灭火的工具太小。
2、幼儿自由组合,变成大的灭火工具。消防车、芭蕉扇等。
随音乐,再次灭火。教师指导。
结果:火焰变小了,组合有效果。
3、所有人组成一个芭蕉扇灭火。
随音乐,所有人用一个节奏,一个动作,再次灭火。
结果:火焰山的火灭了,师父救出来了。
让幼儿体验,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只有大家一起合作,力量才能变大。
三、总结:孩子们,今天你们不仅用七十二变, 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跟着音乐的节奏,潜入海底,还能够一起合作,组成各种各样的小组合和很大的芭蕉扇来灭掉火焰山的火,救出了师父。恭喜你们都成为了齐天大圣了,那俺老孙要把金箍棒送给你们!
四、结束:幼儿拿到金箍棒,随“猴王”舞动去西天取经,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