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我帮“当当”找到家教案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大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根据图画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续编和创编故事。通过逐图出示自制挂图、试听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围绕塑料瓶“当当”找家的故事,连贯、清楚、大胆的讲述故事情节。本次教学设计,结合当前垃圾分类和回收处理的热点问题,以幼儿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传递保护环境和废物利用的理念。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感知4符图片,并理解图片中蕴含的主要情节关系和思想感情倾向。配合动作知道“清洗、挤压、切丝、高温、拉线 ”词汇的含义。目标具体清晰,便于检测;
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图片提示,大胆、清楚、连贯的讲述故事主线,并能突出讲述中心内容。发挥想象力,大胆创编故事。
3. 情感目标: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体会语言内容的感染力,潜移默化中培养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的情节,丰富和自然运用新词汇“清洗、挤压、切丝、高温、拉线”;根据图片内容,能大胆,清楚、连贯的讲述图片传达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突出讲述的中心内容。发挥想象力,大胆创编故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自制画图、ppt、塑料瓶当当的视频、纸、彩笔;
经验准备:幼儿具备描述性讲述的经验, 对“加工”过程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依据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题激趣
1.创设情境,播放塑料瓶“当当”的简短入场视频,引出主题。
教师可以这样说:“小朋友们,岩岩老师今天邀请了一个新朋友,它要跟我们出来打个招呼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
2.播放塑料瓶当当入场视频
教师:它是谁呢?对,这个塑料瓶叫做当当小朋友。它活泼可爱,但是它找不到家了,让我们来看看它都去了哪?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逐图出示,师幼共读,初步理解
1.观察图片,设问引题
教师按照挂图顺序,出示图片。教师抛出问题“小朋友们,塑料瓶当当到了哪里呢?它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它是怎样的心情呢?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主体部分,儿童运用已有讲述经验,自由想象和讨论交谈,集体讲述和个别交流讲述相结合,分享图片的故事情节。
2. 结合图谱,试听示范
试听结合,根据每张图片提示,在幼儿自由分享后,教师声情并茂、结合动作,总结和示范。
3.主题突出,重点讲解
挂图3为本次语言活动的故事情节主干,包含重点词汇。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自由讲述情节内容。
幼儿自由讲述和个别交流过程中,可使用提问、插话、隐性示范、讲解的方式,丰富“清洗、挤压、切丝、高温、拉线 ”的词汇,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和教师动作加语言的示范讲解,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个别大胆展示,巩固新的讲述经验。
通过一二环节,幼儿依据图片提示,自由想象讲述,教师隐性示范,幼儿再按规范句式进行交流,体现了自由想象、交谈与规范运用词语相统一的原则。此环节认知目标得以实现。
三、完整出示,连贯讲述,大胆展示
1.教师再次完整出示图谱,让幼儿与同伴交流,练习大胆、自由 、连贯的讲述;并对“清洗、挤压、切丝、高温、拉线 ”新词汇的使用,提出要求。
2.分组讲述,每4人一小组,结合小组发放图谱,每人按图谱顺序,依次分别讲述一张图片;接着轮换讲述,最后完整讲述。
3.鼓励和邀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展示,完整、连贯、清晰、有重点的讲述故事,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此环节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提供自由说话和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多与同伴交流,并在恰当的时机,采用适宜的方式指导幼儿感知和学习规范的词句表达。
四、讨论交流、创编故事、绘图表现
1. 幼儿交流展示后,教师配合动作,总结:“原来塑料瓶当当,通过清洗、挤压、切丝、高温、拉线的过程,最后变成了一件漂亮的衣服,重新回到了小男孩儿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家”。通过隐形示范,巩固新经验。
2. 再次拓展话题范围,引导幼儿大胆创编故事
教师开放式提问:“小朋友们,除了这种方式,当当可以回家,我们还能想到当当其他的回家方式吗?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一会呢我邀请小朋友给大家分享!”
给幼儿提供自由、宽松、想象的空间和话题,幼儿在讨论和绘画中自然而然结束话题。
三、四环节充分尊重了儿童学习的差异性,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遵循《指南》要求,此阶段能力目标得以实现,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情感目标得以实现。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教师通过正规的校讯平台,发布课堂上几张图片的内容。幼儿在向家长完整、连贯、清晰讲述故事的基础上,向父母解释自己创编故事的绘画;父母与幼儿一起为这个新故事取个名字。
2.领域延伸: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塑料瓶回收再利用的相关资料,并做简单地记录,到校后,与幼儿和老师一起分享。
活动总结
1.教师创设情景,运用自由和示范相结合,在已有的语言经验基础上扩展幼儿
新的语言经验。
2.教师的示范不能限制幼儿的思维,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通过创编等方式,鼓励他们用各种各样独立创造的表现;通过家园共育、展示分享等方式,为幼儿提供多种形式充分练习的机会,让幼儿在多次练习实践中迁移和提升语言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