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好神奇的小石头教案
设计意图
近期,班级幼儿对《好神奇的小石头》这本书特别感兴趣,书里面的童谣妙趣横生、朗朗上口,很容易被幼儿学习和吟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大班幼儿可以根据情节猜想或续编、创编故事。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图画书中童谣的句式。
2.大胆添画,能根据自己添画的作品,尝试仿照童谣句式进行创编。
3.能认真倾听同伴的童谣创编,对自己和他人的仿编有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仿编童谣。
难点:能够根据图画书中童谣的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组织过《好神奇的小石头》第一次活动、幼儿熟悉图画书内容,并且能够吟诵童谣。
【物质准备】:
《好神奇的小石头》图画书、创意添画材料(底纸、各种颜色的小石头纸、胶棒、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通过回顾图画书,复习童谣句式,提出本次活动任务:添画和仿编童谣。
1.出示图画书,进行回顾。
教师:谁还记得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
教师:书里都有哪些颜色的小石头?
教师:不同颜色的石头变成不同的东西,而且都有一首小石头变身的童谣,我们一起复习一下吧?
2.教师带着幼儿,一边翻阅图画书,一边吟诵童谣。
教师:小朋友们,还记得书中童谣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感受押韵以及句式字数的归整——第一句三个字,第二句三个字,第三句七个字)
3. 出示材料,介绍添画和仿编童谣要求。
教师:你们今天也来当创意大师,你们觉得小石头还能变成什么?(听幼儿表达,并及时进行肯定和引导)
教师:老师这里有许多小石头,你们可以大胆地尝试先把小石头变成新的东西,然后再尝试把它编成童谣,一会儿我们来分享。
(二)基本部分:幼儿操作,进行想象创意添画,尝试仿编童谣。
1.自主选择材料,幼儿进行创意添画。
指导重点:
1)指导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石头的颜色和形状,进行大胆想象添画。
2)教师对好的作品进行及时肯定,对个别幼儿作品进行适当引导。
2.鼓励和指导幼儿根据自己添画作品仿编童谣。
指导重点:
1)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创编时符合图画书童谣的归整字数。
2)肯定幼儿有趣、合适的表达,对个别幼儿进行表达准确上以及归整上的指导。
3.仿编完成后,进行同伴间的交流分享。
教师:你把小石头变成了什么?你编了一首什么童谣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指导重点:
1)安静倾听他人的分享。
2)大胆说出他人分享的作品有趣在哪?
3)一起吟诵自己和同伴的创编内容,进行充分的感受和表达体验。
教师小结:今天,大家都当了一回创意大师,不仅创意出自己的添画作品,还创意表达出自己的童谣,大家的分享都很棒。
(三)结束部分:将幼儿的童谣串在一起,进行完整吟诵。
教师:我把大家创编的作品串在一起,编上了页码,这样就成为咱们班级的图画书,现在咱们一起来吟诵一下我们的作品吧。
活动延伸:
1.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的创编整理装订成册,投放到语言区,供幼儿进行区域阅读。
2.在美术区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和支持幼儿的继续创作和创编。
3.可组织第三次活动,重点让幼儿尝试有押韵的创编。
活动总结
《好神奇的小石头》童谣朗朗上口,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和感兴趣,而且童谣句式字数有规律也很归整,对幼儿来说非常容易理解和仿编。
本次活动核心目标为:根据童谣的句式进行仿编。在活动设计上,我重点考虑了幼儿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特点,选择先通过幼儿和材料互动,添画出具体的事物或场景,然后根据添画出的画面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仿编。这样创编难度降低,贴近幼儿最近发展区,同时让幼儿的仿编有抓手。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的有兴趣,参与性强,积极主动,师幼互动良好,从添画的作品和幼儿童谣创编的表达上看到了幼儿个性化的学习成果,活动目标完成度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