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学设计《小空气在哪里》
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周围事物或者现象感兴趣,会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一次美术活动上,我们孩子发现干燥的毛笔放在水里后会冒泡,很兴奋, 但孩子对空气还没有深入的认识。因此我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结合本月科学目标, 设计了这节活动,和幼儿一起探索空气在哪里。让幼儿通过亲身探究、实验和操作获得有空气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小实验,了解空气无处不在;
2.通过运用多种感官,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3.能够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感官,了解空气无处不在的特性难点: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并进行积极探索。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空气的存在。
2.物质准备:塑料袋、盆、水、各种有缝隙的材料:海绵,绒布,大缝石头, 棉花,瓦楞板。
活动过程
一、发现空气的存在,知道身体需要空气(3 分钟)
1.现在请小朋友跟我一起玩个游戏:闭上嘴巴、用手把鼻子捏住。你有什么感受?(呼吸困难、很不好受……)
问:为什么不好受?放开手你在吸什么?(空气)
小结:看来我们的身体需要空气,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呼吸了,会很难受。二、抓空气(发现空气特征)(5 分钟)
1.徒手抓空气:
问:可是,空气在哪呢?你能把空气抓住么?(幼儿自由尝试抓空气)
2.道具抓空气:
A 师:你们看我这里装的是什么?(空气)现在你们每个人来拿一个塑料袋, 可以到教室的任何地方去抓空气,待会告诉我:你的空气是在哪里抓到的?(幼儿说在哪里找到具体地点)
B 换个地方再抓一次。
小结:我们的教室到处都是空气。
3.围绕空气,展开讨论。
请你用小眼睛看一看、小鼻子闻一闻、小手摸一摸,仔细观察空气是什么样的? 总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气体,而且我们的教室里到处都有空气。
四、空气无处不在(10 分钟)
1.教师操作实验(3 分钟)
师:粉笔里有空气么?请你注意我把粉笔放进水里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冒泡)。这些泡泡是什么呢?(空气)这些小气泡是藏在粉笔缝隙里的空气。请你也找一找咱班还有那些物品里藏了空气呢?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5 分钟)
提醒幼儿小心不要把水弄到外面,软的东西压出空气
3.交流结果(2 分钟) 你都在哪找到空气了?
总结:原来到处都有空气,不但我们的教室里有空气,就连玩具里、棉花的缝
隙里都藏进了空气,它真是无处不在啊!
活动延伸: 我们的生活中,因为有了空气,会发生很多神奇的事。下面王老师给小朋友们表演一段魔术。你也来试试,你能让纸一直贴在手上么?
活动总结 幼儿喜欢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很兴奋,愿意探究小实验。通过“找空气”活动,知道 空气无处不在。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并且幼儿能用完整的语 句表达自己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