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优秀教案】大班语言听声音编故事
《听声音编故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优秀教案,本课内容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创编合理的故事情节,逐步养成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在活动中体验到创编的乐趣,希望可以对幼儿老师教学工作中带来帮助,欢迎阅读完整教案!
设计意图
在给动画片配音活动中,幼儿对声音与故事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了解,并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能不能先有声音再有故事呢?”,幼儿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教师要善于捕捉、利用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做幼儿行动的支持者;“听声音编故事”不仅能为幼儿提供一个开展想象,表达想法和感受的机会,而且通过创编合理的故事情节,讲述完整的故事又能很好的实现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于是,教师为幼儿精心选择制作了一段声音,生成了今天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听声音创编故事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到创编的乐趣;
2.能按照声音的线索创编合理的故事情节,并能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3.逐步养成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能按照声音的线索创编合理的故事情节
难点: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一个完整故事具备的要素;
(2)通过配音活动对声音与故事的关系有初步的了解。
2.物质准备:
(1)音像材料:声音故事(笑、哭、鞋走路、笑的声音)
(2)记录材料:记录情节线索的记录表格、水彩笔;黑板;
(3)展示材料:展板、胶条机。
活动过程
(一)引入。激发幼儿兴趣和挑战欲望。
教师:“幼儿园要举行讲故事大赛,这次讲故事要求跟以前不一样,是先听一段声音再讲一段故事,咱们班想不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二)听声音,记录声音。
教师:“故事里面有什么声音”
小结:“故事里面先是一个笑的声音,然后又是一个哭的声音,后来又来一个人走路的声音,最后又是一个笑的声音。”
(三)根据声音先后线索,分析故事情节,为幼儿拓宽思路。
1.分析前两个声音
教师:“故事里的人在做什么事情哈哈哈地笑?然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又哇哇哇地哭了?”
2.分析后两个声音
教师:“哒哒哒谁来了,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里面的人又哈哈哈地笑了?”
小结:“刚才我们说得这些都可能发生在故事里面,把前面我们想得和后面我们想得放在一起,就能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了”
(四)集体创编故事,为幼儿使用记录表格及完整讲述提供示范。
通过一起记录,一起讲述,为幼儿使用记录表格及完整讲述提供示范。
(五)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要求:
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2.把四个声音都要编进故事。
3.编得故事要跟别人不一样。”
(六)幼儿分享故事。
教师:“原来故事不仅可以编人的故事,还可以编关于小动物的故事。”
(教师抓住了部分幼儿的独特创意,并帮助幼儿拓宽思路。)
(七)活动延伸。
教师:“回去想一想能不能编出跟你现在编得不一样的新的更吸引人的故事。”
活动总结 本活动在选材上结合本园的园本教研-----大班学习习惯的培养,即听说读写习惯的培养。仔细听声音、读懂记录信息、记录声音故事、完整讲故事,听说读写在本活动体现得淋漓尽致。
哭、笑是幼儿最常见的情绪,本节活动选择的声音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有话可说,为幼儿提供了大胆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机会。通过前后声音的变化来推测故事情节顺应了幼儿积极思考的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在经过自己的动脑思考,创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后的成功体验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和快乐。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较高,都能积极参与讨论、积极进行创编、讲述,而且创编出了切近自己生活、有创意的故事;教师能够引导幼儿切近幼儿的生活进行故事情节的创编,并能抓住幼儿创意的闪光点进行经验提升。需要提高的是:教师的语言需要精炼和准确;引导语应加强,启发式的提问再多一些。